淮南市果树站以项目引领科技创新促进梨园高质量发展
3月16日,安徽省林业局科技创新项目“寿县八公山酥梨提质增效技术研究”在寿县洪亮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启动,淮南市果树站站长史树仁带领技术人员作为实施单位 前往梨树改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并与合作社负责同志共商嫁接方法、树形整理及注意问题等事项,要求认真做好嫁接园的抹芽、疏花保果、土肥水、病虫害特别是果蝇和梨小的防治工作,在提高产量的基础上注重品质提升和品牌创建;要加大媒体宣传,积极推广寿县八公山酥梨低产园改造成效,扩大梨园改造的辐射范围,促进全市低产梨园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寿县八公山乡是我市酥梨的集中栽植区,大多建园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目前,树势衰弱、产量和品质下降,果农种植积极性不高。2017年,淮南市果树技术推广站在国家梨体系、省果树体系及市林业局等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开展梨园提质增效技术研究,2018与寿县洪亮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采用高枝嫁接和树体复壮措施进行低产园增效试验示范,示范园面积10亩,2020年结果亩产达到1000公斤,较其他梨园亩产值提高1000元左右,实现三年见效的预期效果。2021年,寿县洪亮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示范典型,市果树站快速启动对八公山万亩梨园的发展背景、现状规模、存在问题、市场前景和开发修复进行了详细调研和论证,拟定“寿县八公山酥梨提质增效技术研究”内容并申报省林业局创新项目。2022年,该研究项目被省林业局立项,市果树站与寿县洪亮合作社合作实施,对40亩酥梨进行高枝嫁接,预计3年后进入结果期,亩产量约2000公斤、产值10000元以上。
“寿县八公山酥梨提质增效技术研究”项目的实施,增加了果农收入,同时为八公山万亩梨园的开发修复利用、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树立了林业的高质量发展及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